《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無論我們是誰,生命都會讓我們去經歷我們必須經歷的改變。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運用這股力量來改變?我發現,如果我們在更深層的地方處理自己經歷的變化,就算是非常激烈的狀況都不必然會留下心理傷痕。我的臣服實驗已經教會我要非常尊敬生命的轉化力量。」~《臣服實驗》

  《臣服實驗》是作者半自傳式的經歷與奇蹟分享,描述的是一個關於「臣服」的人生故事,走在身心靈性道途上的人,對臣服二字都相當熟悉, 但心智上的知道和身體力行卻常是兩回事,看到作者麥克‧辛格(Michael A. Singer)將臣服實踐在人生中並把心得分享出來,彷彿遇見同道與知音,迫不及待想聽對方訴說在這條「道」上的心路歷程,這成了我近期看得最快的一本書。

  藉由不斷地選擇「臣服」,麥克‧辛格在世俗物質世界獲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最終「向生命臣服」才是他唯一留下的東西。在最末章【回到最初-臣服中沒有糟糕的體驗】,他寫道:「在某個程度來說,不再掙扎,臣服於遠超乎你所理解的完美之後,你會得到極度的寧靜。最終,甚至連理智都不再抵抗,心靈不再閉鎖。喜悅、興奮和自由來得如此輕易而無法放棄。當生命的道路成為你的道路,所有的喧鬧干擾停止了,只剩下無邊的寧靜。」

  讓生命的道路成為你的道路,正如耶穌所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臣服,順著流走,生命會為我們帶來挑戰,而我們的責任就是將它們轉化為旅途中的禮物。如果我們尊敬生命之流,並運用自由意志來參與它展現的一切,而不是與之對抗,會發生甚麼?這項實驗絕不是要我們脫離人生或變得抽離,而是要我們跳入生活,住在一個不再被我們的恐懼和慾望掌控的地方。

   然而,走向臣服之路,我們仍有許多「待努力」與「待不努力」的功課要做,我們也要學習分辨用心〈投資自己、建立健康的界線、花時間靜心、愛自己觀照自己等〉與不用力的部分〈學習放下與臣服、不再執著事情的結局、掌控事件的發展等〉。這本書是一把鑰匙,打開我們對「臣服」的心念與熱情,至於要不要踏上這樣的旅途,就完全取決於讀者自身了,獻上祝福。

 

台灣版作者序:

讓個人自我死去,在靈性上重生
  「臣服」這個詞往往讓人聯想到「軟弱」,或是「認輸」「投降」,然而,靈性上的臣服其實正好相反。它不是向某樣事物屈服,而是有意地放棄一部分的自我。假如你放棄的那個部分對你的成功而言其實是個阻礙,學習臣服就成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
  
  臣服的過程始於注意到外在世界與自身內在狀態之間的關係。每當外在發生了一件事,都會在我們的內在引發一個反應。透過我們的感官進來的那個事件,導致我們的想法——往往還有情緒——有所改變。這些內在變化或大或小,但對於外在發生的事,會有某種典型反應。我們都覺察到這一點,但是當想法和情緒改變時,我們往往會跟著它們走。
  
  一個熱中於個人成長和靈性成長的人會花時間客觀地觀察這些內在變化,以查看它們對自己有沒有幫助。不用花多少時間就能了解,這些反應性的想法和情緒絕大多數都沒什麼建設性,因此不值得把注意力放在上面。如果深入去看,你會看見正在發生的一切是因為你那些儲存起來的過往體驗被現在的事件激發了。假如你過去喜歡某樣事物,而當下的情境激發了那個記憶,你對正在經歷的一切就會有正面想法和情緒;反過來說,如果從外面進來的事件刺激了來自過去的負面體驗,你對眼前發生的一切就會有負面感受。
  
  這些來自從前的反應性想法和情緒,其實與現實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毫無關係。但對你而言,你的內在反應看起來當然是外在經驗的一部分。心理學提到,假如我們的藍色安樂毯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從我們身邊被拿走,我們這一生對藍色毯子也許都會有強烈的正面或負面反應。事實上,那些強烈的反應可能會往外推及「藍色」這個顏色。同樣地,假如一個叫「小班」的人過去傷害過我們,遇到下一個「小班」時,我們也許會覺得跟他互動很不舒服。
  
  很顯然,這些來自從前的反應與實際上正在發生的事沒有一點關係。它們是從過去來的幽靈,回來纏住我們。任何基於這些反應性想法和情緒採取的行動,對眼前的狀況來說永遠不會是最理想的。它們只是與當下現實沒有關連、非常個人的反應。
  
  臣服意味著放下這些個人反應。這表示要放棄自己的那整個部分,這樣我們才能與生命現在的面貌互動,而不是它曾經的模樣。個人心智和情緒如同收音機裡的靜電干擾。靜電有什麼好的?它只會讓音樂失真而已。反應性想法和情緒也是這樣,它們會扭曲我們理解眼前之事的能力,並因此妨礙我們以最理想的方式面對所處情境的能力。
  
  那麼,該如何放棄內在這些讓人分心的事物?這不是火箭科學,就用戒菸或改變飲食習慣的方法就可以了。一旦判定某樣東西對健康有害——或者在這個例子裡,對我們的幸福安康狀態有害——我們就學著不再參與那股能量流。不要把香菸放進嘴裡,你就不會再抽菸了;同樣地,別把注意力放在反應性想法上,它們就不會再掌控你的人生。學習做到這一點,就是靜心、正念和其他靈修方法的目的。
  
  放棄個人自我將引人走向「偉大」。我們不只會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有能力——尤其是人際關係方面——靈性上也會發生非常強大的事。因為我們不跟這些無意義的個人反應搏鬥,內在一股豐沛的能量就被釋放了。被釋放時,那股內在能量(所謂的氣、夏克提或靈)自然地往上升。當我們內在充滿那股能量流時,就會開始感受到一陣持續向上衝的喜悅、愛,以及絕對的安康。最終,這股往上的喜悅之流會將我們提升到超脫自己之外,進入瑜伽和禪宗所說的更深層狀態。讓個人自我死去,以在靈性上重生,是終極的臣服。
  
  關鍵在於放棄個人自我,在於臣服。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臣服實驗
    全站熱搜

    Silent 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