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的貓》筆記

✶你讀了很多書,知識對你是有用的。在佛教,我們會說,就是人很懶而已。

鄙視自己,總認為自己不好,老是說「我做不來。」這就是軟弱的心靈,你必須努力克服。

✶你必須選擇去克服軟弱。如果持續屈服於軟弱的心靈,那麼會發生什麼事呢?會不斷餵養你的軟弱。所以,要扭轉局面,你必須培養信心!

不是可不可以,是你必須去做!和人說話時,你必須睜大眼睛,用強而有力的聲音對著他們講話。

✶《入菩薩行論》這部經說的是:「自信」就該應用在有益的行動上。也就是你在這裡要做的事情,對!有益的行動就是,你必須下定決心說「我自己可以做到。」這就是有自信心的行動。

✶佛教認為缺乏自信心是一種懶惰的變形,是必須加以克服的軟弱心靈。

✶「訓練心念」是所有佛教徒進行各種活動的基礎,老師也鼓勵我們說,不只是靜坐時要培養高度的專注力,每一天之中任何時候都可以練習「正念」。曾有一位喇嘛如此解釋道,如果我們不能客觀地覺知到自己每時每刻的想法,我們又如何能開始改變?「覺察不了,就掌握不住」,他是這樣說的。如此看來,「正念練習」是根基所在。

✶佛教的教義中關於「真實本質」的智慧,把佛法與其他教義區開來。他強調說,這個世界顯現在我們面前的樣態是虛幻的,要理解這項非常微妙的真理需要大量的聆聽、思慮和靜坐。唯有能直接地、而非概念上地瞭解真相的人,方能達到涅槃。

✶「尊者,我們的傳承有這麼多不同的修煉方法。這些方法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呢?」

尊者毫不猶豫地回答:「毫無疑問的,最重要的練習是菩提心。」

「希望能覺悟,以便引導所有眾生到那相同的境界。」她進一步確認道。

「開悟的心是基於純淨偉大的慈悲心而來的,相對的,慈悲心是建立在純粹偉大的愛之上。純粹是無條件地平等、公正。」

偉大意即利益所有眾生,不是只對某些時候剛好喜歡的少數人示好。」

「從我們的角度看來,要享受永久幸福、避免所有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達到開悟。這就是為什麼菩提心會被認為是最為利他的動機。我們希望得到開悟,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想要幫助其他生命體達到同樣的境界。」

「把開悟的心從一個不錯的想法轉變為真誠的信念,這是一生的志業。剛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好像只是在演戲。我們可能會想說,我想要騙誰呀,假裝自己可以成為佛,還要帶領眾生開悟嗎?但是,一步步地,我們會逐漸理解,也會發現有人已經達成。我們對自己的能力也會愈來愈有信心。我們學會變得比較不注意自己,比較能注意他人。」

「能夠在當下念及菩提心是最有用的。我們可以將菩提心應用到我們身、語、意的很多行動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實踐菩提心的可能性--正如佛陀所說,菩提心對我們心念的正面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 尊者說:「每當我們為別人做了什麼,即使他們以為只是例行公事,我們都可以邊做邊想著:藉此付出愛與幸福的行動,願我能達到解救終生的開悟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lent 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